第一章(1/4)
城南县是本省南部的一个著名的贫困县,该县处在岭北丘陵地带,山多地少,林多田少。俗话说:“天无三晴,地无三里平,
娃外地走,男娃卵敲铃。”卵敲铃是当地的土语,是说男孩找不上媳
,无法排解
欲,只好偷偷地用生殖器去捅当地一种外大内小的圆
铃铛。
本省的一位主要领导也非常关心城南县的发展工作,这次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”由该领导亲自挂帅,从全省各地区抽调了大量的优秀青年投到城南县的建设中,该领导还派
去“大寨”学习先进的农业管理经验,打出了“向天要粮食,向山要财富。”的响亮
号。
于是城南县大规模烧山开荒,垒筑梯田。但是城南县所处的气候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这是一种典型的多雨气候带,山上植被一旦被坏后,水土就无法保持,很多梯田花费巨大
力财力刚垒筑起来,一场大雨,便是石倒田塌,白辛苦一场。
然而这位领导却是因为这次“围山造田”运动,被更高级领导看中,上调到农业部主持工作。这位领导一调走,城南县的梯田工作就成了烂摊子,不了,又不敢停,而省里支援的物质则大量减少,城南县的知青也就渐渐地成为全省的弃儿,蜕变成本省最不被关注的一群
。
秋霞拿着红都市革委会开的介绍信来到城南县革委会队,她是作为志愿参加祖国建设的新时代青年代表来的城南县,城南县的同志非常热
地接待了她,问她有什么要求,她选择到桑田公社红旗大队第三小队
队,来之前她就向白晶晶打听了白语的
队地点,城南县的同志很快就满足了她的要求。然而等她来到第三小队时,白语却不在这个地方,一打听才知道,因为第五小队所在的山地在开春雨季的时候梯田大面积塌方,因此谁都不愿去第五小队,后来大队部研究决定,将一些家庭成分不好的知青统一编
了第五小队,还给第五小队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“青年突击队”,实际上无非是让这一些在山里面自生自灭,白语就这样光荣地成了第五小队的一名青年突击手。
第五小队离第三小队不是太远,翻过两座山就到了。秋霞是来到城南县队的第四天就找到了她朝思暮想的白语哥哥。再次见到白语,白语的变化很大,原本脸颊白皙,朗眉星目的英俊少年,现在变成了个满脸黑瘦,胡子拉碴的邋遢青年,两眼无神,唯有鼻梁上断了腿的黑眼镜,还残存了当年意气少年的一点书卷气。
秋霞给他带来了很多白语妈妈准备的东西,有鞋垫、内裤、衣服等常用品,还有秋霞从红都市带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